您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动态 > 常见问题

找准切入点深化四川省近零碳排放园区建设

来源:火狐体育官网登陆    发布时间:2024-08-11 14:39:13

2024-08-11

园区既是经济社会活动的主要载体,也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 ...

  园区既是经济社会活动的主要载体,也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,实现“双碳”目标,既需要园区强化低碳产业支撑,也需要园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。开展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是积极应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、促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有效抓手,是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优势产业的重要体现。

  2022年4月,四川省印发《关于开展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工作的通知》,启动省级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,共有17家园区纳入试点名单。各园区紧扣目标开展各项任务,在路径探索、场景打造、投资融资、技术应用、数字赋能、管理机制等方面涌现出一批优良实践模式和案例,成都科创岛、宜宾电动重卡入选生态环境部绿色低碳、减污降碳典型案例。但距离近零碳园区建设目标还存在一定差距,试点建设还存在重点任务推进缓慢、建设路径不明晰、建设模式丰富度不够、特色亮点不够突出、资金缺口较大、碳排放管理能力薄弱、政策激励机制尚不健全等问题与挑战。作者觉得,近零碳排放试点园区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,必须找准切入点和抓手,因地制宜、积极稳妥探索发展路径和模式,在政府、园区、技术机构等多方发力下共同推进。

  地方政府通过开展调研帮扶、组织培训交流、完善政策保障体系、健全多部门联动机制,持续指导近零碳园区试点建设。组织专家团队开展调研帮扶,通过企业走访、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探索试点建设短板和困难,定期调研试点任务实施情况,强化对困难任务的工作指导和纠偏。围绕近零碳排放园区政策和路径、气候投融资服务近零碳排放园区等主题组织并且开展现场会、培训会、研讨会,聚焦试点建设难点、痛点开展工作交流,有力指导试点建设。逐年评估试点建设进展成效,总结试点建设特色亮点和经验做法,以六五环境日、全国低碳日、全国生态日等关键节点为契机,分享近零碳园区试点建设实践,讲好应对气候变化与减污降碳“四川故事”,营造低碳绿色发展氛围。

  同时,地方政府应做好牵头指导,推动生态环境部门加强与统计部门协调联动,制定碳排放核算方法,指导园区做好碳排放核算统计摸底工作;加强与经信部门联动,推动试点园区创建绿色低碳园区,指导园区企业创建绿色工厂,打造能效碳效标杆企业,提升绿色低碳转型显示度与影响力;加强与金融部门联动,广泛征集试点园区具有非常明显低碳效益的项目,将其纳入气候投融资项目库,实施“绿色金融专项行动”,建立完整气候投融资支持政策,对于纳入项目库中的项目给予贴息等金融支持政策。组织金融机构开展气候投融资“进园区”活动,搭建园区、企业、金融机构供需对接、产投融合作机制,引导和撬动更多资金向试点园区低碳领域投入和聚集。

  综合考虑试点园区发展阶段、产业定位、能源资源禀赋等差异性,实施针对性降碳行动。纳入试点名单的17家园区类型较多,既有以钒钛钢铁、机械制造、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为主的园区,动力电池、锂电材料、晶硅光伏等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集聚度较高的园区,也有以数字化的经济和总部经济为主的服务型园区,还有第二、三产业混合的产城融合型园区。

  以传统产业为主、实施低碳转型的园区,其特点为碳排放基本达峰,能源消费和碳排放量占所在地区比重大。应将促进能源低碳转型、优化能源管理,实施工业领域节能降碳改造、低碳研发技术与应用作为重要任务,因地制宜发挥当地资源禀赋优势发展可再次生产的能源、降低化石能源消费占比,推动余热回收利用、提升能源利用效率,实施重点环节节能低碳改造、推广应用低碳技术。

  以绿色低碳优势产业或新兴起的产业为主、处于快速地发展阶段的园区,其特点是产业产值较高,能源消费以天然气和电力为主,碳排放量还处于增长阶段。一方面,应优化产业链发展,提升产业链“含金量”;另一方面,应做好生产过程减污降碳以及低碳管理、低碳能源等建设。

  以数字经济、总部经济等第三产业为主、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园区,其特点是产业体系较优、污染物排放极少,能源消费以电力为主(主要是建筑用能),有利于各类场景业态的打造。应统筹做好低碳管理、绿色建筑、绿色交通、低碳能源等建设,打造一批高显示度的低碳场景。

  第二产业、第三产业混合型园区,其特点为位于或者紧邻城市建成区,区域内既分布有传统产业,又有新兴起的产业、总部经济,产业体系较优,碳排放量一般不大。此类园区应突出产城融合特征,推动区域转型、产业升级,形成与城市发展相协调的产业格局,为城市绿色低碳发展形成“以点带面”示范效应。

  深化园区与科研院所技术研发合作交流,开展低碳能源、减污降碳、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领域技术探讨研究,加速技术攻关,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效率。积极推广应用光伏系统、浅层地热能等新能源技术,推动信息技术、低碳技术、清洁能源技术在园区场景下的耦合应用,加强数字技术在能源智能调度管理、碳管理平台、绿色制造等领域的应用。

  鼓励科研院所、行业协会开展“环保宣讲”“节能诊断”进园区活动,围绕减污降碳、碳排放交易管理、污染防治、环境管理等问题开展宣讲活动,针对中小企业、工业园区生产工艺流程、余热余压等余能利用等方面开展节能诊断服务。鼓励第三方机构开展园区碳排放核算、碳排放管理、产品碳足迹评价、绿色低碳发展方案制定、数字管理平台建设、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等服务,助力提升园区碳排放管理上的水准。